新闻
新闻
河南中发集团,总部位于河南省郑州市,是一家融合装饰装修工程设计与施工、园林绿化工程施工、市政工程施工、房地产开发与经营、物业管理、建筑材料的生产、销售、餐饮管理、酒店管理、教育信息咨询、文化旅游开发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多元化集团公司,优质的产品、高规格的服务,获得了业界一致好评

马牧青:民宿是城市文明与乡土传统的交融点

2024-02-05 08:45:03

民宿无疑是弹性情怀和硬性商业糅合的产物。对于经营者,需要具备“家人”与“客人”的双重接待认知。服务条件是可以被标准化的,但暖心的“家人”意识则体现于无微不至的细节里,是嵌入民宿主骨子里、经营理念的初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命脉与品牌中的,是乡土文化的原态表达与原真传承。而这些有时是真的装不出来的,更是买不来的。


 

之所以说,民宿是城市现代文明与乡村传统文化的一个交融点,是因为在国家两大战略——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,城乡融合无疑是共同路径,也是唯一路径。虽然表面上看,是物质层面的“钱、地、人”的流动,但在精神层面却是城市现代文明与乡村传统文化的交汇与碰撞,而且精神层面的交融,会反过来强力融合、引导和推动“钱、地、人”物质层面的交融。
乡村民宿,无疑是现代城里人的发明,且是在物质文化生活达到非常优裕的条件下、适应当下城里人的休闲度假旅居需求而搞出来的一款时尚产品。既然在相对落后的乡村搞民宿,必然会有新旧文化、理念和意识的碰撞,继而发生从古到新、从俗到雅、从乡到城、从吃到住、从大众到高端、从土特到文创等一系列形态与业态的升级迭代。
回溯一下,民宿从一开始就是有闲心、有闲情、有闲钱的城里人去某个生态环境和风景优美的所在去玩着搞的,或者在景区外围,或者在田园乡村,或者干脆就在旅游区内,邀朋唤友,煮雪烹茶,围炉夜话,享乐人生,几多消遣,几多惬意,其实,发轫之初,压根就不是奔着挣钱去的,这也许是所谓“初心”。莫干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(《破局:莫干山民宿和它的主子们》)。
至于城市民宿,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。


及至后来,有些小老板跟着搞、个别所谓知性白领人士跟风搞,甚至个别地方政府大力倡导搞、有些企业集团大规模推动搞……或因为自己的农家乐、乡村客栈被民宿挤得干不下去了,不得不搞;或为了自己一点小资情怀、又想轻轻松松过小日子,偶尔还可能发大财的梦想;或为了政绩而随大流,却又不知民宿为何物?也不研究民宿自身规律与市场,而作为新兴行业轻率推动之;或新组建集团,一整合不小心规模就大了去了,正愁有钱没处投,于是忙不迭地把民宿作为一个产业搞……这些大都变了味,失去了当初民宿之所以为民宿的“初心”。

民宿,首先是蕴蓄、渗透、凝结着当地文化、乡土礼仪和情怀的“家”,民宿主应像对待家人一样从心里真正关爱每一个借宿者——此乃人文关怀,亦即软件条件,也是区别于星级宾馆的内核。

其次,为平衡收益,民宿又不能单靠情怀吃饭,它不得不进行商业化运营,这就要求必须像对待客人一样关照每一个住宿者,因此需要由城市文明所带入的服务品质以及舒适度——此乃硬件条件,也是区别于较为低级农家乐的外在设施配套。

从这两点来讲,民宿无疑是弹性情怀和硬性商业糅合的产物。对于经营者,需要具备“家人”与“客人”双重接待认知。服务条件是可以被标准化的,但暖心的“家人”意识则体现于无微不至的细节里,是嵌入民宿主骨子里、经营理念的初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命脉与品牌中的,是乡土文化的原态表达与原真传承。而这些有时还真是装不出来的,更是买不来的。

对于住宿者,直击心灵、怦然心动的精神震颤,也恰恰在于此,有时是一瞬间的,仅仅一个闪念而已,却可以记你一辈子、想你一辈子、爱你一辈子,就把这儿当成自己的另一个家、一个念想,不断给你引来他的家人、亲戚和朋友。

民宿招待的不仅仅是过路客,更多地是熟客和回头客。

单凭情怀,也许没有住在乡村老乡家里更有“民”和“家”的意味;单凭服务,更没有城市星级酒店的舒服。民宿,其实就是城市文明与乡村礼仪的一个交融点,既如此,两者之间,需要寻找一个结合点和平衡点。
民宿不宜做多,国家有关部门的上限就是14间。民宿原则上不宜连锁,因其压根就不是一个正儿八经的产业,一旦概念化、复制化、异地化延伸,就很容易失去自我、失去温情、失去初心,从而掺杂过多商业成分。

民宿一旦规模大、距离远、人员杂,必然就关顾不过来,这就需要寻求管家服务。管家服务则意味着亲情化的淡漠、标准化的侵入,以及宾馆式的微笑,民宿也就不再成其为民宿。

文章来源:青蓝文旅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